坭兴陶的历史与荣誉(上)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在钦州城东平心村发现唐代刺史宁道务墓志铭陶碑,这是坭兴陶雏形的最早记录。
咸丰年间(1851-1862年),钦州本地人胡老六用钦江细腻紫泥制作烟斗和坭偶。开创了钦州坭兴陶产业的新纪元,堪称坭兴陶近代鼻祖。
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钦州从事坭兴的工艺人家聚集于城区的鱼寮横街,开设商店经营坭兴陶,形成了一条坭兴巷(即烟斗街)。
宣统二年(1910年),坭兴陶参加清政府在江宁(今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劝业会,坭兴陶瓶及罐荣获金奖
民国初至1937年,有商人陆续在广州、香港、澳门、越南及南洋开设商店经营钦州坭兴陶。
1915年,坭兴陶作品“山水花鸟瓶”参加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1930年,比利时王国为了纪念本国独立一百周年,在本国举办了世界陶瓷展览会,坭兴陶作品“岁寒三友猪胆瓶” 荣获第一名金质奖章。
1939年,日本从海上入侵钦州,坭兴陶艺人远走他乡,坭兴陶产业遭爱催毁。
1956年8月,钦州坭兴陶工艺厂成立并恢复生产。
1973年,坭兴陶大花瓶“聚义古瓶”首次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该瓶高1.5m,一日本商人花三万元人民币购回日本展出,深受日本人的称赞和好评。
1975年,坭兴陶大花瓶“红楼梦古瓶”在广州交易会展出,该瓶高1.8m,国内外客商争相贴签订购,一外商巨款购去后,在澳门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会”上展出。
1979年,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坭兴陶被评为优秀产品和区优秀名牌产品,荣获轻工业部授予的“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奖。“张衡地动仪”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一等奖。
1980年9月, 坭兴陶在北京举办展销会,历时51天,473个品种共销售34600件产品。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工人日报》、《财经战线报》、《广西日报》等先后播发和报道了展销会的盛况,解放军画报社为展销拍发彩色照片,新华社发了通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用38种语言向国内外宣传钦州坭兴陶的特点和生产情况。
1980年,坭兴陶茶具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1981年,在香港举办的“广西坭兴陶艺展”,坭兴陶有380多个品种分别在尖沙嘴和油麻地两处展出,除电视台播放外,香港九家报社都报道了展览盛况。
1983年,坭兴陶“提梁古钱壶”被评为中国国际旅游会议优秀旅游纪念品,同年9月被评为广西优质名牌产品,“三足玉环熏鼎”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优秀创作设计奖。
1984年,在新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际,海外华人即促成北部湾地区的钦州市一次性出口美国30万件凝聚中美文化交融结晶的坭兴桂陶艺术品“神鸟”,缔造了中国单件陶器艺术品一次性出口欧美市场数量最大的行业奇迹,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新丝路”中美文化交融商贸互通的典范,开创了新时期“一带一路新丝路”文化商贸的先河。
1984年,坭兴陶参加了由意大利西西里大区首府巴勒莫举办的第三十九届地中海国际博览会,“四神挂碟”被意大利国家博物馆收藏。
1984年,在福建举办的全国工艺陶瓷行业展览会评比中,“龙狮熏鼎”荣获创新产品一等奖,“提梁古钱壶”、“壮包壶”荣获无釉陶产品质量第二名。
1984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坭兴陶“四神挂碟”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6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会上,坭兴陶“巡天壁挂”荣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1986年12月,坭兴陶作品“铜鼓工夫茶具”、“瓦当挂碟”、“双龙花樽”入选“全国工艺美术新作大展”。